講座主題:陽光·未來
講座背景介紹
化石能源的利用催生了工業(ye) 革命,為(wei) 我們(men) 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電能、熱能與(yu) 燃料,支撐了舒適的現代生活。但大規模使用化石能源會(hui) 排放過量汙染物與(yu) 二氧化碳,這造成了大氣汙染與(yu) 氣候變暖,使得近年來重汙染天氣、極端高溫不斷出現。
為(wei) 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我們(men) 國家提出了雙碳戰略,將主要通過推動零碳、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替代高碳排放、高汙染的化石能源實現碳中和目標。實際上,化石能源本質是生物千百萬(wan) 年前固定的太陽能,而太陽能自身是零碳、清潔的。
我們(men) 是否能夠直接利用太陽能為(wei) 我們(men) 未來提供零碳、清潔的能量,讓陽光驅動未來?報告將圍繞這個(ge) 問題,探討直接利用太陽能為(wei) 我們(men) 未來供給能量的技術方案:介紹光伏發電的原理與(yu) 發展情況,討論光伏發電技術發展麵臨(lin) 的主要瓶頸,即能量供應波動、不穩定無法滿足我們(men) 的用能需求;介紹能夠平抑能量波動、實現能量穩定供應的儲(chu) 能技術,分析主要儲(chu) 能技術的原理、發展現狀與(yu) 關(guan) 鍵挑戰;最後,將介紹我們(men) 為(wei) 實現陽光驅動未來目標,發明的儲(chu) 能新技術——電燃料儲(chu) 能技術。
講座嘉賓:趙天壽
中國科學院院士
能源科學與(yu) 工程熱物理專(zhuan) 家,現任南方科技大學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長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hui) (ASME) Fellow、英國皇家化學學會(hui) (RSC) Fellow、中國化學學會(hui) 會(hui) 士。曾獲Croucher資深研究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yu) 技術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香港科大工程學傑出研究成就獎。入選Clarivate/Thomson Reuters 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和最有影響力科學思想名錄。任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主編與(yu)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顧問編委。趙天壽教授持續研究新能源儲(chu) 能理論、技術及應用30餘(yu) 年。以熱物理與(yu) 電化學學科交叉為(wei) 主線,建立了流體(ti) 電池熱質傳(chuan) 遞-電化學反應耦合理論,提出了液態電能載體(ti) 儲(chu) 能新方法,取得了係統的創新成果。
講座主題:陽光·未來
講座時間:11月4日(周五)16:30-18:00
講座形式:線上直播
歡迎大家掃碼預約觀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