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近期,全國多地發生野豬致害事件——拱食莊稼、擾亂(luan) 街頭、阻斷交通。2月12日,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又發生野豬傷(shang) 人事件。
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野豬數量達200萬(wan) 頭,在28個(ge) 省份有分布,其中致害省份達26個(ge) 。
那麽(me) ,頻頻“闖禍”的野豬究竟是什麽(me) 物種?野豬的破壞力為(wei) 何強大?遇到野豬“撒野”怎麽(me) 辦?
野豬的破壞力為(wei) 什麽(me) 強大
豬,是對豬科動物的統稱,也稱彘(zhì)。家豬是歐亞(ya) 野豬被馴化後所形成的亞(ya) 種,是農(nong) 耕文明時代的主要家庭組成部分之一,是“六畜”之一、十二生肖之一。從(cong) 漢武帝劉徹的乳名為(wei) “彘”推斷,豬有富貴、聰慧、勇敢等寓意,是福祿、祥瑞、善良的象征。
歐亞(ya) 野豬又稱野豬、山豬。全世界有27個(ge) 亞(ya) 種,無繁殖障礙。成年野豬具有兩(liang) 層毛,一層是較硬的剛毛,另一層是柔軟的細毛,當它在鬆科大樹上蹭癢時,便將油脂粘在皮毛上,為(wei) 自己“穿”上一件“鎧甲”,既有利於(yu) 冬季保暖,又有利於(yu) 防止蚊蜱蟎叮咬。
“一豬二熊三老虎”這句民間諺語,描繪出了野豬恐怖的戰鬥力。成年野豬體(ti) 重超過250千克,耳後至背脊具長且硬的鬣(liè)毛,背上披著剛硬而稀疏的針毛,鼻具有特殊造型和精密結構,連同質地致密的獠牙,賦予野豬強大的戰鬥力。一頭野豬,就是一台挖掘機兼震蕩機,經過之處的地表,好似被手榴彈炸過。
野豬為(wei) 何頻頻“闖禍”
野豬是雜食性動物,植物性食物占90%,以草、堅果、植物根為(wei) 主食,也吃拱地時拱出的小動物,有時還吃鳥蛋和雛鳥。
細究近年野豬“闖禍”頻發事件,主要是由於(yu) 近半個(ge) 世紀以來實施的自然保護地建設,野豬受益更明顯,數量快速增長。依據文獻記載,野豬在每年10月交配,次年春天產(chan) 崽,每胎2-8崽,超過10崽的情形也常見。
天敵數量減少或增長緩慢甚至區域性絕滅,也是野豬數量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從(cong) 近年的紅外相機影像及巡護員野外工作偶見,全年內(nei) 均發現有母豬帶領小崽活動,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野豬縮短了繁殖間隔期,可能還提高了幼崽成活率。
在秦嶺,自從(cong) 老虎絕跡後,團隊合作捕食的狼和豺也先後消失。之後,野豬放心大膽,愈是加大馬力,將拱地技巧運用到極致,直徑超過50厘米的頑石,都能被它拱上地麵,它能將深埋一米的纜線拱出地麵,造成意想不到的故障。
遇到野豬:“S”型路線逃跑
依據繁殖生態學理論,野豬數量的快速增長趨勢還將持續。遇到野豬,應當怎麽(me) 辦?
在居民點附近發現野豬時,應當保持高度警惕,並及時向野生動物管理部門報告,由專(zhuan) 業(ye) 人員引導野生動物返回自然環境或直接擊斃。
在林緣發現野豬群時,應保持鎮靜,盡快遠離,避免與(yu) 野豬正麵衝(chong) 突。
在與(yu) 單獨活動野豬狹路相逢時,應當及時離開危險環境,切莫作出驅趕、恐嚇等動作,以免激怒野豬。被野豬追趕時,應保持頭腦清醒,由於(yu) 野豬習(xi) 慣橫衝(chong) 直撞,所以要采取“S”型路線逃跑。比如,前方逃跑路線有大樹、大石塊等,可借助這類障礙物迅速變化逃跑方向,或者迅速爬上附近的大樹,以避開野豬。
(作者係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正高級工程師)
歡迎掃碼關(guan) 注深i科普!
我們(men) 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ou) 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