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蓮蜜“喊冤”,澄清“非雜交”身世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王達新
發布時間:2025-01-14
瀏覽次數:904

表皮金黃的榴蓮蜜。王達新 攝

榴蓮

菠蘿蜜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在五彩斑斕的熱帶水果世界裏,榴蓮蜜以其獨特的魅力脫穎而出,成為(wei) 無數食客的心頭好。乍一看,很多人以為(wei) 榴蓮蜜是榴蓮與(yu) 菠蘿蜜的雜交品種,其實不然。

榴蓮蜜之所以被稱為(wei) 榴蓮蜜,並非因為(wei) 它是榴蓮與(yu) 菠蘿蜜的雜交品種,而是因為(wei) 它的氣味與(yu) 榴蓮相似,口感、果形、外皮等特性又與(yu) 菠蘿蜜相似,但果實較小,皮較薄,因此得名。

榴蓮蜜是桑科、波羅蜜屬植物,又名尖蜜拉、小菠蘿蜜等,是一種珍稀熱帶水果,原產(chan) 於(yu) 馬來西亞(ya) ,主要栽種於(yu) 泰國、越南、柬埔寨等熱帶地區。我國台灣地區首先從(cong) 馬來西亞(ya) 引進榴蓮蜜,之後,它被推廣至福建、海南、廣西、廣東(dong) 和雲(yun) 南等地種植。

盡管榴蓮蜜與(yu) 榴蓮在名字上有所相似,但兩(liang) 者在多個(ge) 方麵存在著顯著差異。

一是科屬關(guan) 係。榴蓮屬木棉科常綠喬(qiao) 木,而榴蓮蜜則是桑科、波羅蜜屬植物。兩(liang) 者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於(yu) 完全不同的科屬。

二是外觀特征。榴蓮蜜與(yu) 菠蘿蜜相似,果皮布滿瘤狀突起,外形呈長橢圓形 ,成熟時果皮不開裂。而榴蓮果皮堅實,密布三角形刺,外形呈不規則球形,成熟時外殼會(hui) 自然裂開,露出果肉。

三是口感與(yu) 香氣。榴蓮的果肉軟糯多汁,入口即化,帶有濃鬱的果香和獨特的臭味;而榴蓮蜜的口感則更加清新,甜度適中,香氣四溢,沒有榴蓮那種強烈的臭味。

四是營養(yang) 價(jia) 值。兩(liang) 者都富含營養(yang) 成分,但具體(ti) 含量有所不同。榴蓮蜜在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方麵表現出色,而榴蓮則以其豐(feng) 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著稱。

由此便知,榴蓮蜜與(yu) 榴蓮並無親(qin) 緣關(guan) 係。而事實上,榴蓮蜜與(yu) 菠蘿蜜均屬於(yu) 桑科波羅蜜屬,這表明它們(men) 在植物分類上具有非常近的親(qin) 緣關(guan) 係。眾(zhong) 所周知,在植物學研究中,同科同屬的植物往往具有相似的遺傳(chuan) 特性和生物學特征。這種相似性不僅(jin) 體(ti) 現在它們(men) 的形態特征上,還可能包括一些生理和生態習(xi) 性的相似性。在外觀特征上,榴蓮蜜與(yu) 菠蘿蜜的果實外形均呈橢圓形或圓形,且外皮顏色相近,多為(wei) 黃綠色或棕黃色。

此外,兩(liang) 者的果實表麵都具有一定的紋理或瘤狀物。在果實結構與(yu) 口感方麵,榴蓮蜜與(yu) 菠蘿蜜的果肉質地和口感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它們(men) 的果肉都較為(wei) 細膩且多汁,同時帶有獨特的香氣和味道。這些相似性使得榴蓮蜜在外觀和口感上很容易與(yu) 菠蘿蜜混淆。因此,榴蓮蜜與(yu) 菠蘿蜜可以被視為(wei) 同一科屬內(nei) 的近緣種。

目前,在我國南方地區,榴蓮蜜屬於(yu) 新興(xing) 的熱帶水果品種。例如在海南,雖然引進時間不算太長,但榴蓮蜜已逐漸成為(wei) 當地百姓增收的“甜蜜”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隨著消費者對新奇、特色水果的需求不斷增加,榴蓮蜜有望在熱帶水果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作者係中國熱帶農(nong) 業(ye) 科學院助理研究員)




歡迎掃碼關(guan) 注深i科普!

我們(men) 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ou) 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後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