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近期,北京、山東(dong) 、江蘇等地的連翹、迎春花竟上演“春花冬開”。春花冬季盛開究竟是什麽(me) 原因?到了春天它們(men) 還會(hui) 再開花嗎?
溫度、光照、水分等因素會(hui) 影響植物開花
我國素來被稱為(wei) “世界園林之母”,花卉資源非常豐(feng) 富、種類也千差萬(wan) 別。就像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一眾(zhong) 花卉的開花時期也不盡相同。花期的千差萬(wan) 別主要源於(yu) 不同花卉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習(xi) 性的差異,或者說都脫離不了遺傳(chuan) 基因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說明植物的遺傳(chuan) 穩定性是普遍存在的,遺傳(chuan) 因子的變化過程相對漫長。不過,現代化的科技手段能夠從(cong) 基因層麵改變花卉的自然花期,或提前、或推遲、或延長、或連續開花等。借助高科技,花期的轉變,似乎易如反掌。
生態環境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非常明顯。諸如溫度、光照、水分、養(yang) 分、土壤和空氣等生態因子,都會(hui) 影響花卉的開花。尤其是溫度,它是影響植物開花的重要環境因素,通過調控植物的光合、呼吸、蒸騰等重要生理代謝過程,影響花卉的生存和生長發育。利用溫室或者冷庫,根據花卉的不同生長習(xi) 性,人為(wei) 設置適合花卉花芽分化和花蕾發育的溫度,也可調控花期。
有些花卉需要在強光下開放,如半枝蓮、鬱金香等;有些花卉在傍晚開花,如紫茉莉、晚香玉等;有些花卉則在晨曦中開放,如亞(ya) 麻、牽牛等。由此可見,光照也是影響花卉開花的一個(ge) 關(guan) 鍵生態因子。人們(men) 通過增加照明設施或者搭建遮陰網,以加光或者遮陰的形式,調控花卉提前或者延後開花。
為(wei) 了延續後代,聰明的植物也通曉如何適應幹旱等逆境。它們(men) 通常會(hui) 在短時間內(nei) ,完成開花結果的整個(ge) 繁衍後代過程。所以,在滿足其生長需求的條件下,通過控製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也可促使植物提前開花。
除此之外,化學控製法和修剪控製法也能調控花卉開花節奏。前者是利用不同生長調節物質打破花卉休眠,加快花卉生長發育。後者則是通過摘心、修剪、摘蕾、剝芽、摘葉、環剝等措施,實現花卉開花的提前或延遲。
“春花冬開”也是自然現象
植物似乎無時無刻不在感知環境變化。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冬季,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2024年是我國有完整觀測記錄以來的最暖年份,也是全球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暖年份。
而溫度的升高對植物整個(ge) 生長周期來講,影響很大,它們(men) 最直接的感覺就是“春天來了,我可以開花了”。這就出現了“春花冬開”。其在海棠、玉蘭(lan) 、桃花、丁香等植物中較為(wei) 常見。
“春花冬開”雖然反常,但也有規律可循。它是植物在應對異常氣候時進行自我保護的一種“應激反應”,屬於(yu) 自然現象。雖然開花會(hui) 消耗能量,比如連翹、迎春花在冬季提前開放後,到了次年春天就不會(hui) 再開了。但因為(wei) “春花冬開”是局部行為(wei) ,僅(jin) 有部分枝條或者單株發生,所以,對次年春季整體(ti) 開花影響有限,不會(hui) 妨礙次年春季大部分花朵的正常盛開。
諸如以上各項調節花期的措施,其實都是智慧的勞動人民向大自然學習(xi) 的結果。我國古代就總結了通過溫度升降改變花期的經驗,比如,宋代有沸水熏蒸人工催花提前開放的記載,明代有牡丹促成栽培方法,清代《花鏡》中記錄了“變化催花法”,都是佐證。因此,我們(men) 更應該“師法自然,道法自然。”在大自然中,認真觀察和細心體(ti) 會(hui) ,發現問題和特殊現象,及時總結規律和經驗,讓千姿百態的花卉,在一年四季的不同時空中穿梭,為(wei) 大家帶來美好體(ti) 驗和幸福感受。
(作者係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
歡迎掃碼關(guan) 注深i科普!
我們(men) 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ou) 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