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 ——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王渝生
發布時間:2024-12-10
瀏覽次數:1196


□ 王渝生

餘(yu) 生趣潭

天幹地支,簡稱為(wei) 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

幹,原本寫(xie) 作幹,表示樹幹;支,原本寫(xie) 作枝,表示樹枝。幹為(wei) 主,支為(wei) 從(cong) 。人們(men) 按天尊地卑稱之為(wei) 天幹地支。幹,有十個(ge) ,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有十二個(ge) ,即子、醜(chou)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東(dong) 漢許慎《說文解字》保留了這22個(ge) 字的篆文字形,可供查閱。據司馬遷《史記·天官書(shu) 》記載,十幹是指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yì)、昭陽,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zānɡ)、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後來十幹簡化為(wei) 甲、乙、丙等10個(ge) 字,十二支簡化為(wei) 子、醜(chou) 、寅等12個(ge) 字。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按順序兩(liang) 兩(liang) 相配,排列組合成10×12=60個(ge) 單位,被稱為(wei) 六十甲子:甲子、乙醜(chou) 、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醜(chou) 、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chou) 、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chou) 、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chou)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六十甲子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yu) 表示時間。從(cong) 紀日到紀年紀月紀時,組成了幹支紀元法。天幹地支的發明影響深遠,如今用於(yu) 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方麵。

六十甲子的發明者,據說是上古軒轅時期的大撓氏。使用幹支紀日的最早證據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如《左傳(chuan) ·隱公元年》:“五月辛醜(chou) ,大叔出奔共”。“五月辛醜(chou) ”即五月二十三日。

一個(ge) 幹支代表一個(ge) 白天和一個(ge) 夜晚,六十幹支再循環使用。很多卜辭帶有幹支以記載占卜的日期。幹支紀日法從(cong) 商代後期一直連續使用到今天,曆代的曆譜都注明了幹支。幹支紀日法的連續使用,使我們(men) 能夠更準確地確定古文獻中記載的某些日期,以及其對應的儒略曆或格裏高利曆(現行公曆的前身)中的日期,以便中外曆法日子的比較。

幹支紀年法是由歲星(木星)紀年法發展而來。木星大約12年運行一周天,軌道和黃道非常接近。古人觀察到這一點,將黃道附近的天空劃分成12份,稱之為(wei) “十二次”,然後根據木星在“十二次”中的位置來命名年,就是“歲星紀年法”。但事實上,歲星並不是12年統天一周,而是約11.86年,每年移動的範圍會(hui) 比一個(ge) 星次稍微多一點,累積到約86年,就會(hui) 多走一個(ge) 星次,這種情況叫“超辰”,因此,嚴(yan) 格按照歲星在“十二次”中的位置命名年就會(hui) 遇到問題。到漢武帝時代開始使用幹支替換了“歲星紀年法”,不再考慮歲星在“十二次”中的位置,直接用六十幹支循環紀年,之後一直延續下來。《三國誌·吳書(shu) 》:“歲在甲午,劉備當得益州。”即東(dong) 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的事。

十二地支也用於(yu) 表示一日之中的時辰。中國古代將一晝夜的時間劃分為(wei) 12個(ge) 時辰,子夜稱為(wei) 子時,相當於(yu) 現在24小時製的23時到淩晨1時,依次向後排列,這種方法最遲在漢初已經出現。

幹支紀月是指用幹支記錄月序。部分書(shu) 籍隻用地支紀月,每月固定用十二地支表示。把冬至所在之月稱為(wei) “子月”(近似農(nong) 曆十一月),下一個(ge) 月稱為(wei) “醜(chou) 月”(近似農(nong) 曆十二月),以此類推。故古曆中的《夏曆》以“寅月”為(wei) 正月,又稱建寅之月或建寅正月等。幹支紀月以每月交節日作為(wei) 分界點,並不是陰曆中的初一為(wei) 分界點。以立春為(wei) 寅月開始。

六十甲子不僅(jin) 在中國古代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還在中醫等領域有廣泛應用。例如,中醫的針灸取穴講究子午流注,不同的日子和時辰取穴有不同的規律,這與(yu) 天幹地支的規律相符。

(作者係國家教育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中國科技館原館長)




歡迎掃碼關(guan) 注深i科普!

我們(men) 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ou) 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後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