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殲-35A飛行表演時噴出的馬赫環。
新華社發 陶冉 攝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瞭望塔
戰機尾焰為(wei) 什麽(me) 可以形成有規律的等距形狀火焰?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hui) 上,殲-35A進行了“飛龍”嘯九天飛行表演,引發現場觀眾(zhong) 連連稱讚。
殲-35A噴出的火焰叫作馬赫環,也稱馬赫盤,是一種在超音速氣流中形成的視覺現象,常呈現為(wei) 一係列環狀或者鑽石形狀,多見於(yu) 火箭發動機或噴氣發動機的排氣羽流中。這裏的馬赫,既是取名於(yu) 自然哲學家、物理學家恩斯特·馬赫,也是由於(yu) 發生該現象時氣體(ti) 速度需達到音速(馬赫作為(wei) 速度單位時指一倍音速)。
當低壓高速的氣體(ti) 從(cong) 發動機噴管中噴出,這時氣體(ti) 比外界壓力低,會(hui) 被外界的空氣壓縮。氣體(ti) 被壓縮到一定程度時,壓力將高於(yu) 外界壓力,就會(hui) 發生膨脹。因此,氣體(ti) 噴出的過程其實就是膨脹-壓縮重複循環的過程。在這個(ge) 過程中,超音速噴流內(nei) 會(hui) 產(chan) 生一係列複雜的波。這些波交匯後,會(hui) 導致噴流在膨脹和壓縮段交界處溫度急劇升高,達到一定的溫度時再次點燃未完全燃燒的燃油,使其燃燒發光,出現馬赫環現象。
此次飛行表演中,殲-35A噴出的是橘色尾焰。實際上,尾焰的顏色是根據氣體(ti) 溫度與(yu) 燃料的不同而變化的。如英國皇家空軍(jun) 常使用的梅林火箭發動機,一般采用液氧-煤油燃料組合,這種組合燃燒後生產(chan) 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火箭尾焰會(hui) 有白色羽流。
如果燃料在燃燒過程中出現固態碳顆粒物質,這種物質的燃燒會(hui) 散發橘色的光,造成橘色的光亮尾焰。而作為(wei) 下一代火箭發動機的猛禽火箭發動機,為(wei) 了提高燃燒效率,減少微量碳顆粒,采用液態甲烷和液氧作為(wei) 推進劑,生成的尾焰是藍色,但帶有淡淡的橘色光。我國長征二號運載火箭采用的推進劑是偏二甲肼(jǐnɡ)和四氧化二氮混合物,這種推進劑與(yu) 甲烷類似,隻會(hui) 生成極微量的碳顆粒,燃燒效率極高,所以尾焰呈藍色的比例較高。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92326部隊)
歡迎掃碼關(guan) 注深i科普!
我們(men) 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ou) 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