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海龜為什麽也會在海裏溺死?
來源:物種日曆
發布時間:2023-02-21
瀏覽次數:2649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圖片

佛得角共和國坐落於(yu) 非洲大陸的西邊,距離西非海岸線570公裏,國土由數個(ge) 大小不一的火山島構成。旅遊業(ye) 是佛得角的重要經濟支柱,這裏的鯨豚、海龜吸引著全世界的遊客。

圖片

佛得角博阿維斯塔島的沙灘 | Adriao / wiki commons

得益於(yu) 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世界上已知的7種海龜裏,有5種都棲息於(yu) 佛得角,這裏還是蠵[xī]龜(又名赤蠵龜、紅海龜)在大西洋東(dong) 部唯一一個(ge) 重要的築巢地

圖片

沙灘上的蠵龜(Caretta caretta) | Dionysisa303 / wiki commons

廣布於(yu) 海洋中的龐然大物

蠵龜是海龜科蠵龜屬下唯一一個(ge) 種,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硬殼龜,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海龜,體(ti) 型僅(jin) 次於(yu) 棱皮龜科的棱皮龜。

成年蠵龜可以長到90厘米長、135千克重,靠著這樣的體(ti) 格,它們(men) 甚至可以從(cong) 它們(men) 的天敵口中逃出生天。鯊魚是成年蠵龜的一生之敵,有研究認為(wei) ,雌性蠵龜身上多達40%的傷(shang) 口都是鯊魚攻擊造成的。作為(wei) 一種海龜,即使它們(men) 不能把頭縮回殼裏,龐大的體(ti) 型和頭頸部厚厚的鱗片也還是提供了良好的保護。

圖片

研究人員在給築巢的蠵龜做標記,可以看出蠵龜巨大的尺寸 | John and Karen Hollingsworth / wikimedia commons

蠵龜分布範圍遍布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和地中海,溫帶到熱帶地區的水域裏都可以看到它們(men) 的身影。

蠵龜主食海洋裏的底棲動物,也吃海裏的其它動物和藻類等。水母同樣在蠵龜的食譜中——它們(men) 吃體(ti) 型比較小的水母時像是吃果凍,直接一口吞下去;如果是體(ti) 型比較大的水母則像是在吃棉花糖,搖晃著腦袋,一小塊一小塊扯著啃。

圖片

蠵龜的嘴強勁有力,可以輕易咬碎螃蟹、貝殼等底棲動物的外殼 | Brian Gratwicke / wiki commons

在中國的南海、東(dong) 海與(yu) 黃海也可以看到蠵龜的身影。“蠵”字在古書(shu) 來源已久,東(dong) 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蟲部》說:“蠵,大龜也。”這句話就在解釋“蠵”的本義(yi) 是“體(ti) 型龐大的龜”。

蠵龜的殼是紅棕色的,所以才叫赤蠵龜。這可能和我們(men) 印象中的“海龜”不太一樣——其實,別說蠵龜,即便是海龜科裏最綠的綠蠵龜(Chelonia mydas),也不會(hui) 像動畫片裏常常出現的那樣,背著翠綠色的殼。

圖片

成年蠵龜的典型顏色 | Bachrach44 / wiki commons

出生就能“夜觀星象”

蠵龜的壽命為(wei) 47-67年,性成熟的年齡段則為(wei) 17-33歲。每年的7月到10月都是雌性蠵龜在佛得角築巢的季節,雌性蠵龜爬上海灘後,會(hui) 用後腿挖出一個(ge) 坑作為(wei) 產(chan) 卵的地方,產(chan) 卵結束後再用沙子蓋住,抹去巢的痕跡。

圖片

沙坑裏的蠵龜蛋 | Steve Hillebrand / USFWS

兩(liang) 個(ge) 多月後的某個(ge) 晚上,幼龜就會(hui) 扒開沙子從(cong) 巢裏爬出來。幼龜在岸上時主要靠視覺來尋找方向,月亮和星星灑在海麵上的亮光是幼龜刻在基因裏的燈塔,它們(men) 依靠這個(ge) 燈塔爬向海麵。

幼龜到了海裏後,則主要依靠磁感來尋找方向。它們(men) 喜歡棲息在馬尾藻團中,幼崽們(men) 需要在這個(ge) “庇護所”裏長到45厘米大,才會(hui) 從(cong) 遠洋遷移至靠近陸地的海域生活。

圖片

可以庇護幼小蠵龜的馬尾藻團 | John Martin Davies / Wiki Commons

觀看海龜是佛得角的旅遊項目之一。但如果想要觀看蠵龜築巢的話,最好報一個(ge) 由保護機構認證過的導遊帶領的旅行團。

這些導遊多年來一直在佛得角的海灘上工作和巡邏,清楚海龜築巢的時間和地點。他們(men) 會(hui) 在蠵龜最活躍的晚上安排好參觀活動,同時盡量避免對蠵龜的打擾和傷(shang) 害

圖片

蠵龜在沙灘上留下足跡 | Gnaraloo / wiki commons

開了燈,它們(men) 會(hui) 迷路

為(wei) 了獲得蠵龜的肉和殼,以前的人曾對蠵龜大肆捕殺。隨著各國立法漸趨完善,對蠵龜本身的消費量下降了不少,但在一些執法不嚴(yan) 格的國家或地區,人們(men) 還是會(hui) 食用蠵龜卵和蠵龜肉。

遠洋漁業(ye) 捕魚時也可能誤捕蠵龜,造成蠵龜的意外死亡;傾(qing) 倒至海洋的廢棄塑料則容易被蠵龜誤食,從(cong) 而引起健康問題。

圖片

塑料製品被生物汙染後,會(hui) 散發出類似食物的氣味,吸引海龜啃食 | europeanscientist.com

人類活動也會(hui) 對蠵龜的棲息地造成影響。

蠵龜需要在不會(hui) 被海水淹沒的沙灘上築巢,而人類對海岸線的開發活動,會(hui) 讓蠵龜失去這些棲息地。

圖片

蠵龜產(chan) 卵需要寬闊的沙灘,很不幸的是這樣的沙灘往往也是海濱浴場、酒店等的優(you) 先選址目標 | Chris 73 / wiki commons

人工光源也會(hui) 影響築巢地,使得剛出生的幼崽迷失方向。在佛得角,隨著旅遊業(ye) 的發展,海灘上、過往車輛和周圍酒店的燈光都可能擾亂(luan) 小海龜返回大海的路線。

海龜幼崽需要循著月亮和星星灑在海麵上的亮光回到大海,但此時如果周圍出現了人工照明,幼龜就會(hui) 被誤導,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如果天亮後幼龜還待在海灘上的話,失去了夜色掩護的它們(men) 要麽(me) 死在炎炎烈日下,要麽(me) 成為(wei) 了捕食者的盤中餐。

為(wei) 了避免這種情況,環保組織也在呼籲大家使用海龜友好型照明。盡量避開海龜看得到的波長,盡量保持低亮度,都可以在滿足人類照明需求的同時,幫小海龜順利回家。

圖片

不要讓幼龜們(men) 迷路啦 | Denis Luyten / wiki commons

海龜也會(hui) 淹死在海裏

但對蠵龜來說,海洋中最大的威脅是各種漁具

蠵龜跟鯨魚、海豚等海洋哺乳類一樣,都是用肺來呼吸的。它們(men) 無法像魚類那樣直接從(cong) 水裏獲得氧氣,而是需要時不時浮到水麵換氣,如果沒法及時換氣的話,它們(men) 就會(hui) 窒息而死。

但一旦被拖網、流刺網等漁具纏住,蠵龜僅(jin) 憑自己的努力很難掙脫,無法浮到水麵換氣。而且,“被漁具纏繞”這件事還會(hui) 使它們(men) 受到巨大的驚嚇,耗氧量直線上升。在人們(men) 發覺之前,它們(men) 可能早早就已經溺斃在了海水裏。

圖片

一隻在漁網中溺死的蠵龜 | Salvatore Barbera / wiki commons

好消息是,世界各地的環保組織一直在跟各類漁業(ye) 從(cong) 業(ye) 者合作,開發對海龜****更為(wei) 友好的漁具,比如給捕蝦的拖網增加垃圾和海龜排除裝置(TTED)。世界自然基金會(hui) (WWF)還嚐試在太平洋的延繩漁業(ye) 中推廣一種新的魚鉤,以此減少對海龜的傷(shang) 害。

作為(wei) 一種4000萬(wan) 年前就存在於(yu) 地球上的生物,蠵龜對海洋裏的生活有著絕佳的適應能力。但現在,它們(men) 卻因為(wei) 人類的活動,不得不麵臨(lin) 千萬(wan) 年來從(cong) 未遇見的生存難題——因為(wei) 從(cong) 未見過的燈光而迷路,因為(wei) 陌生的器具而溺斃於(yu) 最熟悉的海洋。

換一種照明的燈,換一種捕魚的網——解救海龜的希望,正握在人類手中。

圖片

參考文獻

[1] Ernst CH & Lovich JE (2009). Turtl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2nd ed.). JHU Press

[2] Spotila JR (2004). Sea Turtles: A Complete Guide to their Biology, Behavior, and Conservati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and Oakwood Arts

[3] Duermit L (2006). "ADW: Caretta caretta: INFORMATION". Animaldiversity.org

作者:沛然



歡迎掃碼關(guan) 注深i科普!

我們(men) 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ou) 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後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