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海區科學技術協會(hui) 、江海區教育局聯合主辦的2023年江海區科普教育學分製工作年度總結大會(hui) 在景賢小學舉(ju) 行。大會(hui) 對江海區科普教育學分製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總結,並對2023年度積極參與(yu) 科普活動、表現突出的學校和學生進行表彰,明確新年目標,進一步推進科普教育學分製工作在江海區各中小學的落地和實施,推動江海區青少年科普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3年3月,江海區科學技術協會(hui) 、江海區教育局聯合印發了《2023年江海區科普教育學分製工作方案》,在全市率先試行“科普學分製”。學分製一經啟動,江海區各中小學紛紛響應,目前全區共有19所學校成立科學社,在全區掀起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潮,江海區青少年科普教育邁上新台階。
會(hui) 上,對過去一年在科普學分製工作中表現突出的科普小達人和優(you) 秀指導老師進行頒獎,為(wei) 獲頒“江海區科普教育基地”的新建基地授牌,鼓勵更多師生加入通過科普教育積分製,挖掘更多的有科學家素質潛質的青少年,為(wei)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築牢人才基礎。
江門一中附屬小學、朗晴小學、天鵝灣小學、滘頭小學、江南小學的同學們(men) 輪番登台,帶來精彩的科普秀表演,以情景劇、科學實驗等方式,演繹科學奧秘,展示科學風采。
“2024年,我們(men) 將繼續推動科普進校園,推動科普工作與(yu) 日常教學的深度融合,打造個(ge) 性化、創新化的科普教育,形成‘一校一策’,以江海區少年科學院、學校科學社為(wei) 抓手,引導科學社學生打造創新作品,編創科普表演,並考慮將各校科學社設為(wei) 少年科學院下屬的分支機構,設立小小研究員晉升機製,為(wei) 有誌參加科學創作、科普活動的青少年提供發展平台。”江海區科學技術協會(hui) 主席羅廣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