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科普日暨深圳科普月之“羅湖科普行——院士大講堂”係列活動圓滿舉行
發布時間:2023-09-23
瀏覽次數:3728

9月21日,2023年全國科普日暨深圳科普月之“羅湖科普行——院士大講堂”係列活動在深圳市碧波小學圓滿舉(ju) 行。活動緊密結合全國科普日主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創新材料研究院院長俞書(shu) 宏院士作《如何熱愛科學?——從(cong) 納米科技談起》專(zhuan) 題科普講座,現場200多名碧波小學學生、家長共同學習(xi) ,全區師生通過同步直播在線收看。


 

俞書(shu) 宏,中國科學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員,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中科大-南科大新材料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南方科技大學創新材料研究院院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俞院士長期從(cong) 事無機材料研究,這次講座結合日常研究實踐,向同學們(men) 展示有趣的納米世界和科學之美。


講座開始前,作為(wei) 2023年深圳市十佳校長,廣東(dong) 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深圳市校長工作室主持人,碧波小學校長湯學儒向俞院士匯報了學校在科創教育方麵取得的成果,並表示這是碧波小學建校30年首次有院士走進校園,為(wei) 師生進行科普講座,衷心感謝俞院士的到來。碧波小學作為(wei) 羅湖區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特色學校,始終堅持“愉快教育”辦學體(ti) 係,把學校變成探索的樂(le) 土和成長的樂(le) 園,為(wei) 祖國培養(yang) 更多優(you) 秀的人才。



講座上,俞書(shu) 宏院士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從(cong) “什麽(me) 是納米”“美麗(li) 的納米世界”“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材料”“為(wei) 什麽(me) 要熱愛科學”等不同方麵,通過“荷葉為(wei) 什麽(me) 可以自我清潔?”“蜘蛛絲(si) 為(wei) 什麽(me) 能收集空氣中的水蒸氣?”“北極熊的毛為(wei) 什麽(me) 是空心的?”“啄木鳥為(wei) 什麽(me) 可以抗疲憊啄樹木?”等諸多有趣自然現象,結合貝殼、竹子、灌木等係列研究成果,深入淺出地向同學們(men) 解釋了納米世界的奧秘。


 

在俞院士娓娓道來中,同學們(men) 不僅(jin) 看到納米世界神奇的結構形狀,了解到納米纖維的直徑隻有頭發絲(si) 的萬(wan) 分之一,學習(xi) 到納米技術的用途、塑料對環境的汙染以及納米技術未來發展的方向,意識到要探索自然、愛護自然。


在分享交流環節,同學們(men) 踴躍舉(ju) 手提問:“胃酸會(hui) 腐蝕掉塑料嗎?”“啄木鳥一直啄樹木卻沒有腦震蕩,是不是頭部也有特殊組織結構?”“1張A4紙為(wei) 什麽(me) 可以通過納米化改變結構變成50張紙?”……俞院士一一耐心回答,鼓勵同學們(men) 勇於(yu) 探索未知,熱愛科學,創造未來。


 

活動末尾,活動主辦單位向俞書(shu) 宏院士贈送了活動紀念牌,碧波小學學生代表也向俞院士贈送了科創作品,感謝俞院士帶來的科普盛宴。活動最後,俞院士為(wei) 同學們(men) 留下了殷切寄語,寄望同學們(men) “熱愛科學,早日成為(wei) 祖國的有用之才”!


 

 

 

 

青少年群體(ti) 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四大重點群體(ti) 之一,羅湖區科協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推動科普助力“雙減”,通過邀請院士走進校園開展科普講座,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播撒科學種子,讓青少年在心中樹立助力科技自立自強觀念,點燃科技強國夢。“羅湖科普行——院士大講堂”係列活動自2022年開展以來,已邀請到8名院士前來羅湖授課,以其高端性、學術性、趣味性,深受羅湖學子歡迎。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後都找到了真愛。